1、了解自己的工作崗位,提前做準備
小A作為財經翻譯團隊的英語翻譯,在主管未正式“培訓”之前,特地上網查詢了一些財經英語翻譯的專業詞匯及翻譯技巧與注意事項。因此,在主管初次提及“IPO”(首次公開募股)、“AR”(年報)、“IR”(中期報告)等專業術語時,雖然不了解具體職能和內涵,但至少可以快速準確地知曉其中文意思,不至于如聽天書,格格不入。2、工作中虛心向前輩請教
財經翻譯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崗位。雖然小A在學校時就讀英語專業,且屬于成績佼佼者。但在開展翻譯工作時,才發現自己多年所學不過是九牛一毛。因此在之后的工作中,小A把自己當作一塊海綿一樣,不停地在工作中向前輩學習,積累財經翻譯的知識與技巧。3、財經知識積累
財經翻譯培訓首先從熟悉專業詞匯開始,由詞、句到整個段落。所以詞匯是基礎也是關鍵。對于一名沒接觸過財經、會計知識的新人而言,“CCASS”(中央結算系統)、“HKSCC”(香港結算)、“SFO”(證券及期貨條例)屬于專業性極強的詞匯,非常晦澀難懂但必須理解并熟記。不止如此,一些專業詞匯也刷新了小A對單詞的原有認知。比如,“performance”這個單詞,以前的固有理解是“表演、表現”,然而在 IPO 中竟然譯為“履約”。因此,小A每天都會做一些“實戰演練”——閱讀資深同事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的 IPO 的翻譯,加深對專業詞匯的印象,同時還能了解整個 IPO 的架構及行文風格。4、行文風格養成
在學習掌握了很多專業術語之后,還并不能稱為一名專業的財經翻譯。因為,不同領域的翻譯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小A剛接觸財經翻譯的英語句子時,感覺大開眼界:一句話竟然可以長到自己用盡所學的英語語法知識才勉強能理清其語法結構和邏輯關系。后來小A又發現,財經英語的被動句很多,但翻譯成中文之后要盡量少用或不用“被”字。而且要區分上市公司是在大陸還是香港,因為措辭會有較大的不同。這些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行文風格沒有公式直接套用,需要自己慢慢學習摸索,直到信手拈來。總之,要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職場人,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少。但是不要怕,只要你有決心,腳踏實地,相信你也能和小A一樣,順利通過考核,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職場人。